白  兔  工  作  室
 
新闻详情

心灵鸡汤与哲学的本质区别

浏览数:494 

初识心灵鸡汤文,的确很有迷惑感。比如,读者、青年文摘、或者朋友圈转发的美文软文,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劝导人们要安心、要平和、要精神纯洁、人格高尚,不要与人争吵,他人自有恶报,要以理服人,以德服人等。仿佛你稍有埋怨就是自己的不是,就不能福慧双修了。


心灵鸡汤的套路如画饼充饥,先给你描绘一个假想的世界,再给你个方程式---你若怎么样,生活便不辜负你云云。人是应当“感恩”和“知足”,但其美好和煽情的背后,其实是对逆来顺受这一结果的认命。说白了就是一种心灵麻醉剂。


我家有个亲戚,岁数比较大了,目前退休在家,特喜欢在微信里转心灵鸡汤文,每次去她家看她,他都给我讲于丹在(论语心得)里写的小故事,并且对我的文字数落一番。其实我很理解她,60年代高中毕业,在一家单位,做办公室文员一辈子。从没出过门,是一个地道的小文青,喜欢看浅显的东西,因为复杂了她大脑思维也转不过弯来。当然,她可不这么认为,她认为,她看的人生感悟都是高深的哲学。


很多人都拿心灵鸡汤当哲学,今天我就在这里说透,什么才是哲学。心灵鸡汤是营造一种氛围,让人深陷其中,把“自己”整丢了。而哲学是“我思故我在”,本质是找到“自我”。心灵鸡汤是面对矛盾的一种妥协的自我安慰。而哲学是直面矛盾和鲜血的淋漓。心灵鸡汤是感性,哲学是理性。心灵鸡汤是不断地肯定,告诉你,“这就是答案”。而哲学是不断的追问,“到底是为什么?”。


举例:


“改变不了环境,就去适应它”思考是以物为出发点,这是心灵鸡汤。

“人是环境的产物,人与环境的争斗,只有三种可能,即被环境压迫、适应环境和突破环境,即使改变不了环境,也不要被环境改变了自己”。是以人为出发点,这是哲学。


“现实的就是合理的,顺其自然、顺势而为、不断修行”这是心灵鸡汤。

“凡事合理的都是现实的。也就是说,现在存在的现象,当初产生它的时候必然有产生它的原因和理。如果这个理由将来不存在了,终究有一天它也会消亡。”这是哲学。


“只要努力,就能成功”这是心灵鸡汤

“认识生命,才是人生幸福的根本。”这是哲学。


“人生苦短何必活的那么累?”这是心灵鸡汤

“人是向死而生的存在 ,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,死亡的意义在于它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活着!”这是哲学。


什么是哲学?就是一大串为什么,生活的意义是什么?上帝是否存在?世界的实在是什么?真理是什么?自我是什么,存在否?自由是什么?什么是道德?什么是好的生活?正义和公平?什么是好的社会?美是什么?“是什么,为什么,怎么办。”这就是哲学的全部。


如果网友让我推荐关于哲学的书籍,我最爱柏拉图的《理想国》,此书以演讲和辩论的形式,探讨了怎么样的社会才是最合理的社会。其语言优美,文采斐然,在阅读时不但可以锻炼逻辑思维,在双方的唇枪舌剑中也能获得一种美的享受。


柏拉图从伦理学到政治学,最后从心理学上找到了建造理想国的方法,然后反推,解决了政治学和伦理学的问题。从这里可以看到哲学家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。由此哲学产生的基础是:疑问、逻辑与辩论。


与西方人寻根究源的逻辑思维模式截然相反,国人的思维模式更喜欢大而空泛化,厌恶追求细节。所谓“知其然”而不愿“知其所以然”——比如用了几千年的中药,几乎所有的老中医都知道每味草药治什么病,至于为什么,他会说:《本草纲目》就是这么写的!


大概国人受儒家思维影响,没有追求真实的原动力。假,是学儒的一个最大“好处”,就是不求真,不必追求未知,老祖宗都定好了,谁要是有一点质疑,儒生们就会说,你通读过十三经没有?没有读过原著就请给我闭嘴。其实他也没读过,但是你就是不能非议。你只能说,“哦,对对对,我们文化博大精深。”这样的一大碗鸡汤,所有人才心满意足。


其实根子在于2500多年来自董仲舒提出“独尊儒术”之后,早已褪变为一种建立在崇古、追求拳威,不求上进、不求甚解、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思维定式。木心在《文学回忆录》有一段话,什么是哲学?是思考宇宙,思考人在宇宙中的位置,思考生命意义,无功利可言。忠孝仁义信,则规定人际的关系。伦理学在中国,就是人际关系学,纯粹着眼功利。


哲学,数学,逻辑思维构成了正常人的基本思想本领,所以人类的文明总是通过不断的探索、自我质疑、自我证伪来持续发展以及完善。追问与质疑,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。人类是群居社会,在发展过程中,会遇到各种复杂问题,如果大脑没有哲学追问的能力,也只能给身体做个大保健,然后读读心灵鸡汤聊以自慰了。